你是否经常躺在床上辗转难眠,无论变换何种姿势就是睡不着?或是半夜易醒、多梦纷扰?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失眠并非简单的 "睡不着",而是身体阴阳失衡的外在表现。
为何会失眠呢?
心脾两虚型(多梦易醒 + 疲劳乏力)长期思虑过度、饮食不规律,导致气血生化不足。建议用归脾汤加减,药材包含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龙眼肉等,同时推荐桂圆莲子粥作为食疗方(桂圆 10g、莲子 15g、小米 50g 煮粥),晚餐后 1 小时食用。
肝郁化火型(烦躁易怒 + 口苦咽干)情绪压抑或压力过大致肝气郁结,郁久化火扰动心神。调理重点在疏肝清热,常用柴胡疏肝散合龙胆泻肝汤,配合太冲穴(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间)按摩,每日睡前用拇指按压 3-5 分钟至酸胀感。阴虚火旺型(潮热盗汗 + 心悸健忘)熬夜、久病耗伤阴液,虚火上扰心窍。常用天王补心丹加减,配伍麦冬、生地、酸枣仁等,日常可饮用百合麦冬茶(百合 15g、麦冬 10g 煮水代茶),下午饮用最佳。
阴虚火旺型(潮热盗汗 + 心悸健忘)熬夜、久病耗伤阴液,虚火上扰心窍。常用天王补心丹加减,配伍麦冬、生地、酸枣仁等,日常可饮用百合麦冬茶(百合 15g、麦冬 10g 煮水代茶),下午饮用最佳。
比较日常的助眠技巧?有哪些?
针灸: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,平衡阴阳,从而改善睡眠。常用穴位有百会、四神聪、神门、内关、三阴交、照海、申脉等。例如,针刺百会可升阳醒脑、宁心安神;针刺神门能养心安神,调节心经气血。
艾灸:艾灸是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来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。可艾灸涌泉穴,将艾条点燃后,距离涌泉穴皮肤 2 - 3 厘米进行熏烤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,每次艾灸 15 - 20 分钟。涌泉穴为肾经井穴,艾灸此穴可引火归元,使虚火下降,从而改善失眠症状,尤其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。
穴位贴敷:睡前取酸枣仁粉调成糊状,贴于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端)、涌泉穴(足底前 1/3 凹陷处),晨起揭下,适合各类失眠人群。
环境调适:遵循 "卧如弓" 睡姿(右侧卧位),卧室保持 22-24℃,使用暖光照明,睡前 1 小时停用电子设备。
针对都市人失眠高发问题,丘医师特别强调:"调理失眠需身心同治。" 比如建立固定作息:即使周末也保持同一时间上床 / 起床,强化生物钟;晚餐清淡七分饱:避免辛辣、生冷及过量饮酒,推荐小米粥、山药等健脾食材;情绪管理:每日进行 15 分钟冥想或八段锦 "调理脾胃须单举" 动作,缓解焦虑情绪。
医案
患者:李小姐,26岁,失眠一年半
自诉:入睡困难,睡着后频繁做梦,晨起头发昏,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,身体乏力,食欲不振。
辨证:心脾两虚、气血不足。
治法:补脾益气、养血安神为主。
处方:归脾汤加减。
反馈:两周后,患者身体乏力减轻,食欲增加,晚上能睡到 4 到 5 个小时,但睡着后仍然做梦多。三到四周,添两味镇静安神的药继续服用,患者反馈睡眠基本正常,偶有做梦,头昏消失,但记忆力还差,于是又巩固治疗一周,最终痊愈。
睡眠是人体阴阳交合的自然过程。通过辨证调理体质、改善生活习惯,多数失眠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