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道沿线年均 85% 的湿度与 32℃的高温,让新加坡成为“湿毒”滋生的特殊战场。湿疹反反复复发作,涂了各种药膏也没用,它的克星是什么?中医有什么根治方法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,湿疹绝非单纯的皮肤问题,而是体内气血津液运行紊乱的外在表象。其核心在于 “湿” 与 “毒” 的胶着:
脾虚生湿:现代人久坐少动、嗜食生冷,脾的运化功能如同受潮的齿轮,水液代谢失常,形成 “内湿”。就像稻田排水不畅会滋生淤泥,体内湿浊堆积便为湿疹埋下伏笔。
外感引动:新加坡地处热带,空气中的湿热如同无形的痰湿,与体内伏湿里应外合。当人体腠理疏松(如出汗后吹风),外界湿毒便乘虚而入,引发皮肤红肿瘙痒。
化热成毒:湿邪久蕴体内,如同 stagnant water 发酵生浊,逐渐化热。湿热毒邪循经上攻,轻则出现粟米样丘疹,重则糜烂渗出,形成 “湿毒瘀肤” 的恶性循环。
丘医师常比喻:“湿疹就像体内的‘阴沟翻臭’,表面是皮肤冒‘泡泡’,根源却是脏腑沟渠的瘀堵。” 临床中他发现,80% 以上的湿疹患者都存在舌苔厚腻、大便黏滞、晨起头重如裹等湿浊内阻的表现,印证了 “治皮先治内” 的中医智慧。
湿疹中医怎么治疗能根治?
在《伤寒论》的经方宝库中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堪称 “湿毒克星”。这个方子如同精密设计的 “体内清道夫”,针对湿疹的病理链条层层破局。
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麻黄6克,连翘9克,杏仁9克,赤小豆30克,大枣12枚,桑白皮10克,生姜6克,炙甘草6克组成。
方中麻黄、杏仁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,解表散邪;连翘、桑白皮、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;甘草、大枣甘平和中,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,解热祛湿之效。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,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。
医案
患者:林女士,32岁。
主诉:侧腰部皮疹伴瘙痒10多天。
现病史:患者左腰部出现片状红疹,皮肤异常瘙痒10余天。初起不明原因皮肤出现红色丘疹,皮肤瘙痒,未治疗。近日饮食较辛辣,食后皮疹逐渐增多,且瘙痒加重。今瘙痒难耐,食寐不安,担心是带状疱疹。
初诊:患者面容难受,形体瘦弱。左侧腰部皮肤呈不规则片状暗红疹,干燥起皮屑,瘙抓痕迹明显,无明显渗液,除腰部外其余地方未发现皮疹。。寐不佳。月经正常,大小便正常。舌红舌体略胖苔薄白,脉濡滑。虽在腰部但未发现群集的水泡丘疹状皮疹,且皮肤未渗液,无皮损处疼痛、麻木、蚁行、刀割样、放电样疼痛。因而诊断为湿疹,并非带状疱疹。
中医诊断:湿疹 (湿热蕴结)
中医治法:清热除湿 ,宣散表邪
中医方剂: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
麻黄12g 连翘30g 赤小豆50g 栀子30g
当归12g 白芷15g 蛇蜕20g 地肤子30g
炙甘草10g 杏仁12g 紫草15g 大枣 30g
7剂服7日,日3服,每次150ml
结果:7日后回访患者服用情况,患者诉服中药后,湿疹逐渐消失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