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脸上出现痘痘、红疙瘩时,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痤疮。
的确,在以红色痘痘为表现的皮肤疾病中,痤疮更为常见。
①皮脂腺分泌增加;
②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;
③毛囊皮脂腺内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加;
④在炎症介质等的作用下出现炎症反应。
新加坡贡方堂TCM皮肤科医师丘保润表示,痤疮,通常被称作粉刺或青春痘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主要发生在面部、胸背部,表现为散在性粉刺、丘疹、脓疱、结节、囊肿及瘢痕等。其好发于青春期,慢性病程,病情易反复。
患者,男,19岁,2022年9月14日初诊。
主诉:面部反复丘疹、脓疱6个月余。患者2022年3月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散在丘疹、脓疱,未予治疗。随后皮疹逐渐增多,伴局部疼痛,自行购买夫西地酸软膏外用,效果不佳,并不断有新生皮疹,食辛辣、油腻后皮疹加重。
刻下症见:面部皮肤油腻,额头、面颊、鼻翼两侧及下颌部见粟粒大小红色丘疹,高起于皮肤,其上可见脓头,伴局部疼痛,无汗,口干口苦,纳眠可,小便黄,大便质黏、二日一行;舌红、苔黄腻,脉滑数。
西医诊断:痤疮
中医诊断:粉刺(邪阻三焦、湿热内蕴证)
治法:清利湿热、疏调三焦
处方:忍冬藤30 g,蕲蛇9 g,石菖蒲10 g,白花蛇舌草15 g,白鲜皮10 g,檀香3 g,槐米15 g,决明子30 g,白术30 g,皂角刺30 g,重楼15 g,蒲公英15 g,金荞麦30 g。10剂,每日1剂,水煎分早、中、晚饭后30 min温服。
外治法:中药面膜疗法,予自拟香连金黄散与自拟活血散3∶1混合,用绿茶水(60~80℃)调敷,每周1次。嘱患者清水洁面后外涂荷荷巴油,每日早晚2次,忌食辛辣、油腻之物。
二诊:服药后皮肤油腻较前缓解,丘疹较前减少、颜色变暗,其上可见脓头消退,仅有少量散在新发皮疹,出汗正常,口干口苦较前好转,小便正常,大便质黏改善、每日一行;舌红、苔薄黄,脉弦滑。
予初诊方去皂角刺、蒲公英,加丹参30 g、夏枯草20 g,7剂,煎服法及外治法同前。
三诊:患者病情明显改善,皮肤油腻减轻,丘疹变平,原有脓头基本消退,无新发皮疹,仅见色素沉着,余无特殊不适;舌红、苔薄,脉滑。
效不更方,嘱继服二诊方7剂后停药。继续中药面膜外治,改自拟香连金黄散与自拟活血散1∶3混合,用白酒调敷,每周1次。中药面膜外治。
1年后电话随访,患者皮疹未复发。
专家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