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鸣发病率高,也越来越年轻化,很多人未老耳先鸣,这要怎么治疗?
耳鸣:凡耳内鸣响,如闻蝉声,或如闻潮声,其声或细或暴,静时尤甚,妨碍听觉者,称为“耳鸣”;
耳聋:凡听觉有不同程度减退,甚至听觉丧失,影响日常生活者,称为耳聋。 临床上耳鸣可单独出现,也可伴有耳聋,耳鸣亦可由耳聋发展而来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导致了耳聋耳鸣?
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耳朵所对应的脏器是肾脏,肾精向上滋养于耳,肾精充足从而使得耳朵得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反之,若是肾精不足,无力上荣于耳,那么很容易就会引起耳聋耳鸣的情况发生。
耳鸣的症状有哪些?
典型症状
耳鸣声音多样,可嗡嗡声、蝉鸣声等;可单侧或双侧,出现在耳中、颅内、颅外、空中等;音调特征为高音调持续性耳鸣和低音调性耳鸣;血管源性耳鸣呈明显搏动性和躯体性咔哒音,与头部运动体位改变有关。
伴随症状
听力减退常见,眩晕表现为自觉天旋地转、恶心呕吐;耳胀闷可以同侧或对侧出现;容易抑郁、焦虑、心烦和失眠等情况。
耳鸣中医怎么治疗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,耳鸣就是气堵了,中医常说,九窍要通,通则无病。耳窍作为人体的孔窍之一,它应该是很通畅的,既不能被气机堵住,也不能被痰湿堵住,更不能被血堵住。
要治疗耳鸣其实很简单,只要疏肝理气,把耳朵窍道里的气机理顺了,耳鸣自然就消失了。在这里推荐一个三味药的方子——通气散,一通一补一消,就能把病治好!
通气散
组成:柴胡、香附、川芎。
用法:水煎服。
功用:疏肝理气。
主治:肝郁气滞,耳聋不闻雷声。
加减:如果有血虚,脸色苍白,少气无力的情况,可以添加当归,熟地黄这类滋阴补血的药物。如果肝气郁滞,郁火比较严重,出现了口干口苦,眼睛红肿的情况,可以添加薄荷,栀子这类清泻肝火的药物。
柴胡可以疏肝解郁,同时还可以疏散退热。如果肝气郁滞,气机淤堵在我们的身体里边,难免会耗伤局部的阴血,阴虚则热,所以可以通过柴胡在疏肝解郁的同时,来疏散热气。
香附这味药也可以疏肝解郁,同时还能理气宽中,对于气机郁滞导致的肚子胀疼,胁肋胀疼等等,也有很好的顺气、理气的效果。
川芎这味药也归肝经,可以在疏肝理气的同时,活血行血,因为中医认为,气机可以带动血液的运行,气机郁滞,就会造成瘀血,所以需要川芎在疏肝的同时,行气活血。
医案
患者:李先生,年龄38岁。
主诉:耳鸣、耳聋一年多,之前去三甲公立医院做检查,结果为神经性耳鸣耳聋。
症状:患者之前治疗过一段时间,效果不理想,便放弃了。后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贡方堂TCM,找到我希望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。
初诊:耳鸣、耳聋、头晕目眩、失眠、烦躁,舌苔薄,脉弦。
开方:通气散加味。
方药:柴胡、香附、川芎、骨碎补、牛膝、熟地、石菖蒲、葛根。同时配合穴位注射。
二诊:半个月后,耳鸣耳聋均好转,其余症状明显减轻。效不更方,继续开药调理治疗。
结果:一个月后,听力基本恢复正常,耳鸣减轻至细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