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,又称为“按摩”、“按跷”,是指在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,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,以疏通经络、调整脏腑、调和气血,平衡阴阳,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。推拿是种中医外治的方法,可以有效改善或缓解骨伤科、内科、妇科、外科、五官科、儿科等领域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,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某些运动、呼吸、神经、消化、泌尿等系统疾病的治疗。
推拿具有疏通经络、理筋整复、行气活血、调整脏腑的功效,合理推拿可改善皮肤、肌肉、关节肌腱、神经、血液淋巴、呼吸、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和代谢,临床中主要用于骨伤科、妇科、内科、儿科、外科和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。
推拿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,具有疗效确切、无毒副作用、操作简便等优势,但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专业手法进行操作,否则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、瘀斑、骨折脱位、脊髓损伤、疼痛、晕厥等并发症。
推拿的分类主要是指推拿手法,可分为成人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手法,具体操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。
成人推拿手法
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、擦法、擦法、推法、拿法、按法、摩法、揉法、摇法、搓法、抹法、捏法、捻法、点法、拍法、击法、拨法、抖法、振法、扳法等。
小儿推拿手法
主要包括按法、摩法、掐法、揉法、推法、运法、搓法、摇法、捏法、拿法、擦法、捣法、捻法、刮法等。
临床中推拿主要用于骨伤科、内科、妇产科、儿科、外科和五官科疾病的治疗。
1、骨外伤疾病
脊柱病证:主要有颈椎病、落枕、颈椎间盘突出症、寰枢关节失稳、前斜角肌综合征、脊柱后关节紊乱、急性腰扭伤、慢性腰肌劳损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、特发性脊柱侧弯、骶髂关节损伤、退行性脊柱炎等。
四肢关节病证:主要有肩关节周围炎、肩关节撞击综合征、冈上肌肌腱炎、肩峰下滑囊炎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、肱骨外上髁炎、肱骨内上髁炎、管综合征、腱鞘囊肿、梨状肌综合征、髋关节扭伤、髋关节滑囊炎、退行性髋关节炎、退行性膝关节炎、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、膝侧副韧带损伤、膝半月板损伤、髌下脂肪垫劳损、踝关节损伤、踝管综合征、跟腱周围炎、跟痛症等。
2、内科疾病
主要包括胃脘痛、便秘、泄泻、胃下垂、胆炎、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眩晕、头痛、失眠、消渴、中风后遗症、面瘫、阳痿、郁证等。
3、妇产科疾病
主要包括产后少乳、乳痈、产后身痛、月经不调、原发性痛经、闭经、慢性盆腔炎、围绝经期综合征、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。
4、儿科疾病
主要包括肌性斜颈、脑瘫、小儿脊柱侧弯、厌食、疳积、腹泻、便秘、遗尿、脱肛、惊风、夜啼、发热、咳嗽、呕吐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、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等。
5、五官科疾病
主要包括近视、耳鸣、耳聋、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、鼻炎、慢性咽炎,以及急、慢性扁桃体炎等
推拿的疗程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,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、年龄和患者体质来制定推拿的时间和频率。一般慢性疾患隔日1次,5~10次为一疗程。
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,减少患者因推拿产生的并发症,医生通常不建议以下情况进行推拿。
诊断不明确的脊柱损伤者。
急性软组织损伤,如出现局部肿胀疼痛、瘀血明显者。
推拿部位有皮肤烧伤或烫伤等破损,或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疾病的患者。
骨折未愈合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。
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急性炎症的患者,如结核、急性肝炎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等。
月经期、怀孕期或产后不久的女性,不宜进行腹部或腰部的推拿。
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医生进行推拿操作的患者。
血小板较低或患有血液病的患者,如白血病、血友病等。
患有胃十二指肠穿孔或严重心、脑、肺部疾病的患者。
过饱、过饿、极度疲劳、饮酒过度的患者。
推拿需要患者配合医生,同时避开上述禁忌证,所以以下特殊人群不建议进行推拿
月经期、怀孕期或产后不久的女性,不宜进行腹部或腰部的推拿。
患有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患者。
年龄较小不能配合操作的婴幼儿。
推拿要连续做三次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,若次数短效果不明显。若次数过于频繁,会造成依赖。
1、次数短:推拿主要针对颈、肩、腰、腿疼痛的骨科患者,同时对一些内科和妇科疾病也有效。如胃痛、痛经等,建议每周进行两至三次健康推拿,疏通经络。若推拿次数少,可能会使得效果不明显,起不到疏通经络的作用。
2、次数频繁:推拿是为了缓解颈部和肩部疼痛的疼痛和不适,当症状得到缓解不建议再过于频繁推拿。推拿过多会使颈部和肩部肌肉过于松弛,无法承受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强度要求,还有频繁和长期的推拿会破坏人体正常的肌纤维组织,使人产生依赖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