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S去世令人痛惜,没想到死因居然是小小的流感,这个病为何会致死?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丘保润表示,大家平时一定不要小看感冒,流感出现病症及时就医才是关键,然后一定要把握好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!
流感为何会致死?中医深度解析
中医将流感归为“时行感冒”“温病”,认为其致死的根本原因在于:
外邪太盛:流感病毒属“疫疠之气”,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。
正气不足:体质虚弱、熬夜劳累、基础病多者,抗邪能力差,易邪气内陷。
误治伤正:滥用退烧药、抗生素或清热解毒药,可能损伤阳气,导致病情恶化。
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:中医急救指南请收藏好!
第一阶段(0-24小时):驱邪扶正,截断病势。
关键目标:阻止外邪深入脏腑,预防高热惊厥、肺炎等重症。
1. 症状初起:发汗解表
风寒型(怕冷、无汗、清涕):
食疗:生姜葱白红糖水(生姜3片+葱白2根+红糖1块煮水)。
穴位:艾灸大椎穴、风门穴驱寒。
风热型(咽痛、黄痰、发热):
食疗:薄荷菊花茶(薄荷5g+菊花5g泡水)。
穴位:少商穴、商阳穴点刺放血(需专业操作)。
2. 高热不退:防惊厥护心肺
物理降温:温水擦浴腋窝、肘窝(忌酒精!)。
中药退热:儿童可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,成人可用连花清瘟胶囊(需辨证)。
紧急处理:若出现抽搐、意识模糊,立即就医!
第二阶段(24-48小时):调和气血,预防传变
关键目标:防止邪气入里化热,避免引发肺炎、心肌损伤。
1. 止咳化痰:护肺是关键
食疗:川贝炖梨(梨1个+川贝3g+冰糖适量)。
穴位按摩:按揉肺俞穴、膻中穴,拍打云门穴。
2. 调理脾胃:扶助正气
病中饮食:小米粥、山药粥,忌油腻、生冷。
中药调理:玉屏风散(黄芪+白术+防风)增强免疫力。
3. 警惕危险信号
出现以下症状,立即就医:
- 持续高热(>39℃超过3天)
- 呼吸急促、胸痛、口唇发紫
- 精神萎靡、尿量减少(警惕脱水或肾功能损伤)
三、中医传统疗法预防流感
1、指压穴位
指压按揉相应穴位,用一手拇指按压1分钟,然后重复另一只手,反复按压3-5次。可选迎香、合谷、足三里等穴位,以调畅气机,益气扶正。
2、中药香囊
源于中医学“衣冠疗法”。药物研成细末,装入布袋内,随身佩带或挂于室内、车内均可,香气入七窍、进毛孔,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抵御邪气于体外。
3、中药足浴
选用相应药物等,水煎30分钟,水温适宜后足浴,水位应超过踝关节以上,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,每次约15-30分钟,起到扶正祛邪,活血通络的功效。
4、穴位贴敷
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,温煦肺经阳气,以防邪侵袭,预防疾病。多选用大椎穴(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)、肺俞穴(第3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)、肾俞穴(第二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)、定喘穴(大椎穴旁开0.5寸)等。
5、艾条熏燃
用艾条或苍术饮片在室内燃烧,关闭门窗,烟熏房间30~60分钟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。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、细菌、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。
6、刮痧疗法
风热感冒初期、头痛,可选双颞侧胆经循行部位;如发热,可加大椎刮痧。刮痧时按照由上往下的方向,每次5-10分钟,以出痧为度。
7、艾灸疗法
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”——《医学入门》。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之一。可选关元、足三里等穴。
专家介绍
丘保润,新加坡注册中医师,新加坡知名针灸专家,贡方堂中医联合创始人。
出生于中医世家,毕业于新加坡中医学院,中医学硕士,先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研修并临床。1995年开始行医,至今已有近30年的从医经历,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临床上各科常见疾病,如:阳痿早泄、不孕不育、妇女痛经、月经不调、更年期综合征、糖尿病、流感/高血压、冠心病;过敏性鼻炎;内科消化系统肠胃功能紊乱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、睡眠障碍、焦虑症、亚健康调理、情绪管理;尤其擅长针灸(郭氏针灸法)治疗各种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椎间盘突出;针灸科疾病:头痛、风湿、抑郁症、关节炎、膝关节滑膜炎、踝关节扭伤、三叉神经痛以及各种急慢性痛症、中风后遗症、面瘫等有着独特的疗效。
语言:精通华语、英语、通晓福建广东等方言。
坐诊时间:周一、二、三、五、六全天坐诊
坐诊地点:11 Tanjong Katong Road #o2-12 Kinex Singapore 4371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