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当代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,脱发问题也愈发普遍,其中脂溢性脱发更是困扰着许多人,这要怎么办?
脂溢性脱发是怎么引起的?
1、遗传因素
遗传在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如果家族中有脱发的病史,那么个体患脂溢性脱发的风险会显著增加。研究表明,这种脱发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,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影响所致。
2、雄激素水平异常
雄激素是导致脂溢性脱发的关键因素之一。男性体内的睾酮在 5α- 还原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双氢睾酮(DHT),双氢睾酮会使毛囊逐渐萎缩、变小,生长周期缩短,从而导致头发逐渐变细、变软,最终脱落。女性体内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,当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时,同样可能引发脂溢性脱发。
3、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
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脂溢性脱发。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过大、饮食不规律(如高油、高糖、高盐饮食)、吸烟、饮酒等,都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,影响头皮的正常新陈代谢,使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,为脱发创造了条件。此外,环境污染、紫外线照射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对毛囊造成损害。
脂溢性脱发有什么症状?
男性脂溢性脱发通常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,头顶头发逐渐稀疏、变薄,最终可能形成 “地中海” 样脱发。脱发的进程一般较为缓慢,但会逐渐加重。在脱发的同时,头皮往往会分泌大量油脂,头发油腻。
女性脂溢性脱发主要表现为头顶头发弥漫性稀疏,发际线一般不会明显后移,但头发整体密度降低,发丝变细。脱发区域的头皮逐渐显露,但通常不会像男性那样出现完全秃顶的情况。同样,女性患者也可能伴有头皮油脂分泌过多、头屑增多等问题。
脂溢性脱发中医怎么调理?
在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方面,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。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,凭借其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,运用古方血府逐瘀汤为众多脂溢性脱发患者带来了希望。
血府逐瘀汤是中医经典方剂,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《医林改错》。该方剂由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、牛膝、川芎、桔梗、赤芍、枳壳、甘草、柴胡组成。
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,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,共为君药。赤芍、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;牛膝活血通经,祛瘀止痛,引血下行,共为臣药。生地、当归养血益阴,清热活血;桔梗、枳壳,一升一降,宽胸行气;柴胡疏肝解郁,升达清阳,与桔梗、枳壳同用,尤善理气行滞,使气行则血行,以上均为佐药。桔梗并能载药上行,兼有使药之用;甘草调和诸药,亦为使药。合而用之,使血活瘀化气行,则诸症可愈,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。
医案
患者:黄女士,37岁。
主诉: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毛发逐渐变稀,外院皮肤科诊为脂溢性脱发,曾使用多种育发产品,效果不佳,洗头或梳头发时均脱落明显,头发日渐稀疏。近2个月以手抚摸头发都有脱落,自觉头部油脂分泌旺盛,头皮发痒,内心甚为烦忧。
初诊:手抚摸头发有脱落,头部油腻,头皮发痒,巅顶处毛发稀疏,舌质暗、体胖大、有齿痕,苔白,脉沉略缓。
西医诊断:脂溢性脱发。
中医诊断:脱发。
中医证型:脾虚肝郁血瘀。
治则:健脾活血,疏肝理气。
处方:血府逐瘀汤加减。
方药:川芎30g,何首乌20g,当归、生地黄、党参、茯苓、柴胡、怀牛膝、墨旱莲、赤芍、白芍各15g,桃仁、红花、桂枝、枳壳、桔梗、炙甘草各10g,炙麻黄、干姜各6g,附子、细辛各3g。7剂,水煎服,每天1剂。嘱服药期间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,畅情志。
二诊:患者述服上方6剂后感觉身体轻松很多,内心也较平和,抚摸头发脱落现象减少,大便溏,余无不适。舌质淡、有齿痕,苔白,脉沉细。上方加白术10g,14剂,水煎服,每天1剂。
三诊:脱发明显改善,巅顶局部毛囊可见2~3根新出毛发。舌质暗、有齿痕,苔薄黄,脉细缓。效不更方,再续10剂,水煎服。
结果:患者病情稳定,头发渐密,自觉无其他不适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