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一觉醒来突然嘴歪眼斜、刷牙漏水、表情僵硬…… 面瘫如同面部刺客,常让人措手不及,它究竟是怎么发生的?中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?
面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
1、风寒 / 风热外袭:面部受邪的 “导火索”
直接诱因:
贪凉吹空调、风扇直吹面部(尤其是睡眠时);
遭遇冷风、冷水刺激(如游泳后未及时擦干面部);
外感风寒 / 风热表证(如感冒)未及时调理,病邪循经侵袭面部经络。
发病机制:风邪善行而数变,寒邪凝滞收引,风热侵袭则气血壅滞,导致面部经络痹阻、气血运行不畅,肌肉筋脉失于濡养,出现口眼歪斜。
2、气血不足:体质虚弱的 “内在隐患”
基础体质: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久病体虚、术后气血未复等,导致人体正气不足(尤其是气虚、血虚),面部经络失于固护,易受外邪侵袭。
典型人群:中老年人、产后女性、免疫力低下者,发病常伴肢体乏力、面色萎黄等气血两虚症状。
面瘫有什么症状?
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: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,不能皱眉;眼裂扩大,闭目不全(患侧眼球向上转动时可见白色巩膜,称 “贝尔征”);
口角歪斜:笑时口角向健侧歪斜,鼓腮、吹口哨时患侧漏气;
口腔分泌物异常:患侧颊部食物滞留,唾液不自觉从患侧口角流出;
味觉与听觉异常:部分患者伴舌前 2/3 味觉减退,或听觉过敏(对声音敏感);
患侧面部麻木、刺痛:早期常伴面部发紧、僵硬感;
继发症状:若未及时治疗,可能出现面肌痉挛、连带运动(如闭眼时口角联动)等后遗症。
面瘫中医怎么治疗效果好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,面瘫属“口僻”“中风”范畴,发病与人体正气不足、外邪入侵密切相关,针对面瘫 “风邪入络、气血痹阻” 的核心病机,丘保润医生采用“针药并施”的疗法,以古方逐风通痹汤配合精准针灸,针对急性期面瘫痉挛、口眼歪斜效果显著,临床治愈率超90%。
逐风通痹汤由黄芪,麻黄,当归,丹参,乳香,没药,全蝎组成。
方中麻黄可是辛温解表第一要药,它可以打开毛孔,将面部的风寒邪气全都赶出去;如果这些风寒进入面部经络血脉,一定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所以丹参、乳香、全蝎、没药这4味就起到活血化瘀、行气通络的功效;有活血自然也要补血,不然气血不够,活血太多也会让人虚,所以又加了当归这味药,起到补血养血的作用;黄芪可以补足体内正气,气足了、它就会促进血液运行,从而与外邪作斗争,并且有了气血的滋养,面瘫才能好得更快。
医案
患者:林女士,29岁。
主诉:晨起发现右侧面部麻木,口角向左歪斜,右眼闭合不全,漱口时右侧漏水,伴轻微头痛、恶风,无肢体活动障碍。
初诊:舌淡苔薄白,脉浮紧。
中医辨证:风寒外袭型面瘫。
开方:逐风通痹汤加减。原方去红花,加桂枝 9g(增强散寒之力)、生姜 3 片(调和营卫),每日 1 剂,水煎分服,全蝎、蜈蚣研末随汤药冲服。
针灸配合:急性期取患侧地仓、颊车、翳风、合谷等穴,采用浅刺轻刺激;恢复期加用足三里、血海补益气血。
居家护理:避免面部受凉,外出戴口罩;每日做鼓腮、努嘴、闭眼等面部肌肉训练,每次 10 分钟。
结果:1周后:面部麻木减轻,右眼可部分闭合,漏水症状缓解。2周后:口角歪斜基本纠正,额纹恢复,仅大笑时仍有轻微不对称。3周后面部功能完全恢复。
面瘫康复黄金法则:3步加速恢复
急性期急救:
→ 48小时内用生姜片温熨患侧,忌冷水洗脸;
→ 戴眼罩防角膜损伤,避免风扇直吹。
自我康复训练:
→ 面部操:抬眉、皱眉、鼓腮、呲牙,每日3组;
→ 穴位按摩:按压翳风穴(耳垂后凹陷处)5分钟/次。
饮食禁忌:
→ 忌食螃蟹、冷饮等寒凉食物;
→ 多吃桂圆、山药补益气血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