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YS TCM Clinic

反复痛经该如何缓解?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妙方调理!

heart

相信每个女性都遇到过痛经,有人比较轻微,有的人痛到无法站立!它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,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(疼痛常呈痉挛性)、坠胀,同时还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,还会出现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
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,二者引发原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与疾病相关:

原发性痛经(功能性痛经)

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:女性月经期间,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,其中前列腺素 F2α 和前列腺素 E2 含量增加是导致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。这些前列腺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、血管痉挛,造成子宫缺血、缺氧状态,从而出现痛经症状。

子宫收缩异常:子宫收缩异常也可能导致原发性痛经。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,会导致子宫缺血、缺氧,引起痛经。

个体差异:饮食不规律、过度劳累或个体差异导致的对疼痛过分敏感、焦虑、恐惧、紧张等不良情绪,也可能使疼痛阈值降低,加重痛经症状。

继发性痛经(病理性痛经)

子宫内膜异位症: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,但由于子宫腔经输卵管与盆腔相通,内膜细胞可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。在月经期间,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发生出血,但血液无法排出体外,积聚在局部形成血肿,刺激周围组织,引起疼痛。

子宫腺肌病:主要由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充血、周期性出血导致的痛经。除痛经外,由于子宫弹性降低、收缩能力降低,还会出现月经过多、行经时间延长的临床表现。

盆腔慢性的炎症:盆腔炎症处在月经期时,会致使整个盆腔出现充血,在炎症刺激下引发疼痛。此外,盆腔炎一般有明确的盆腔感染病史。

想缓解痛经可通过中药调理、艾灸、按摩穴位等方法:

气滞血瘀型: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,经血量少,色紫暗有块,块下痛减。治法为理气行滞,化瘀止痛,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。方剂中五灵脂、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香附、乌药、枳壳等能理气行滞,使气血畅通,疼痛自止。

寒凝血瘀型: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经量少,色暗有块。治以温经散寒,化瘀止痛,少腹逐瘀汤是常用方剂。方中肉桂、小茴香、干姜温经散寒,当归、川芎、赤芍、延胡索等活血化瘀,诸药合用,能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。

气血虚弱型: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,月经量少,色淡质稀,神疲乏力,面色苍白。治疗宜益气养血,调经止痛,八珍益母汤加减较为合适。其中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补气健脾,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养血调经,使气血充足,胞宫得以濡养,痛经症状可缓解。

艾灸疗法:艾灸具有温经散寒、通络止痛的作用。

穴位选择:常用穴位有子宫穴、关元穴、气海穴、三阴交穴等。子宫穴位于下腹部,当脐中下 4 寸,中极旁开 3 寸,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,艾灸此穴可直接作用于子宫,温暖胞宫;关元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 3 寸,为人体元阴元阳交关之处,艾灸关元能培补元气,温养冲任;气海穴在脐中下 1.5 寸,有补气养血、温阳固脱之效;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 3 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,是肝、脾、肾三经的交会穴,艾灸此穴可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,养血调经,止痛。

操作方法: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,每天艾灸 1 次,每次每穴 15 - 20 分钟,以局部皮肤温热、红晕为度,至月经来潮停止。

按摩推拿:通过按摩特定穴位,可调节气血运行,缓解痛经。

按摩小腹部:双手重叠,掌心向下,放在小腹部,以脐为中心,顺时针方向按摩,力度适中,每次按摩 5 - 10 分钟。此方法可促进小腹部的气血循环,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,减轻疼痛。

按揉穴位:用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、血海穴、足三里穴等。合谷穴位于手背,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,按揉合谷穴能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;血海穴在髌底内侧端上 2 寸,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,具有活血化瘀、调经止痛的作用;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 3 寸,胫骨前嵴外 1 横指处,按揉足三里可调节脾胃功能,促进气血生化,缓解痛经。每个穴位按揉 3 - 5 分钟,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。

医案

患者:刘女士,28岁,公司职员

主诉:痛经 4 年余,每次月经来潮前 1 - 2 天开始出现小腹胀痛,疼痛剧烈时难以忍受,需服用止痛药物缓解。

辩证:气滞血瘀型痛经

治法:治以理气行滞,化瘀止痛。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。

处方:当归 12g,川芎 10g,赤芍 12g,桃仁 10g,红花 10g,五灵脂 10g(包煎),延胡索 15g,香附 12g,乌药 10g,枳壳 10g,丹皮 10g,甘草 6g。7 剂,水煎服,每日 1 剂,分早晚两次温服。

反馈:服用7剂后,小腹胀痛明显减轻,未服用止痛药物,经行较前通畅,经色转红,血块减少,乳房胀痛、胁肋胀满症状也有所缓解。守上方调整药量,继续服用 7 剂,巩固疗效。半年后随访,患者痛经未再复发,月经周期及经量均正常,身体状态良好,情绪稳定。

此外,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提醒,生活中还应注意经期保暖,避免受寒;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;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。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。但如果痛经症状严重,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,如月经量过多、经期延长、不孕等,应及时就医,查明病因,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


Related Articles

Oops! There are no articles yet. Please check back again.